据业内专家介绍,药品监管码是我国每一盒药品的身份证。
医院外包是技术推广和病人获取的源头,基因测序公司大多利用这一渠道,虽存在竞争,但由于市场容量巨大竞争并不激烈。华大制造执行总裁牟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CG此前商业模式的选择,事实上,CG测序仪可以检测人、动物、植物等多物种。

仅唐筛一项的市场容量即每年超过百亿。而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邢婉丽统计,国内从事基因诊断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及机构有150多家。华大基因收购的CG测序仪备受关注。随着华大基因获批,业内普遍认为,监管层体现了更加开放的态度。据梁峻彬介绍,中国有三条基因测序监管通道,获得其中一种认可,即可合法开展测序服务。
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是基因测序系统,它包括基因测序仪、试剂耗材及软件,目前,除软件系统外,仪器和试剂几乎完全被国外Illumina、LifeTech和Roche垄断。以华大基因的技术为例,其可以检测的遗传病接近1000种,虽没有市场容量的预估,但显然该市场潜力巨大。另外,特别强调需关注合成生物学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这些年轻人的参与将激发知识转移网络(transfer networks)和社会媒体向公众和科学群体开放,进而促进观念的转变。鉴于转基因产品推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阻力,政府需要重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公众参与,并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建议,例如出台竞赛吸引年轻人参与,将有助于合成生物学被公众的普遍接纳。其中需要国际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合成生物学可能有助于减少创新周期循环所需时间。
尽管将合成的DNA导入产品中并没有带来安全性风险,但是可以将风险评估这一做法用于处理这些问题。而就DNA合成而言,例如编写遗传代码,也需要类似DNA测序一样,成本降低同样数量级后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

5 知识产权过去30年,生命科学专利情况发生了很多改变。也有潜在解决方案,例如开放创新和专利交流站(clearinghouse)。政府机构还可以针对实体和虚拟网络制定资助机制,实施类似的措施,例如知识转化网络和国际交换。3 政府出台措施,吸引优质资源成立机构,促进知识转化一些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基础设施,以美国、中国和英国为首,具体体现在为实现合成生物学目标而创建路线图,例如,英国颁布路线图(UK roadmap)。
例如,OECD在各国合作过程中提供相匹配机制,并以建设性方式助力各国解决合成生物学政策难题。生物化学工程人员的短缺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因而此时正是化学工程类人员提升自己的大号机会。合成生物学对社会的有益前景和公众的全面接受这两方面的存在,需要相关政策保持灵活性并最终获得认可,才能最终发挥其作用。备注:本文由游文娟编译。
这类公司在创业阶段往往是相当脆弱的。生命科学研究快报微信:。

而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政府需要引导并开拓相应教育和培训方式,培养合成生物学专业人才。应该认识到由合成生物学引起的挑战将进一步增加,不过也不是不能克服的难题,而且一般而言,还没有超越目前专利系统的管理范畴。
随着欧洲相关研究团体日益增多,欧洲正积极寻找方法来促进合成生物学发展,或可能也发展一个欧洲路线图(EU roadmap),不过引来争议,争议点在于其重复性和分散性。4 教育和技能培养由于跨学科,且需要商业和企业经验,这使得合成生物学的教育相当具有挑战性。确实,合成生物学专利最终会类似半导体的专利,其不再局限于生命科学领域。6 管理大多数具体实践者认为针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应用是有效的,除了DNA合成,因为DNA合成会引起生物安全性的问题,这也是研究群体和产业界所强调的关键。那些参与先进生物燃料制造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正寻找转换点,以应对大规模生产的挑战。生物技术产业一直拥有着复杂的技术专利,而对于发明者而言知识产权是关键(a big draw)。
此时,政府可以基于附近的优秀研究人员成立杰出中心,针对研究计划创建针对性招标项目。7 公众参与通过合成生物学推动生物经济能解决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任何一个从事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人超越研究阶段需要一个经过合适训练且强大的领导者引领。2014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发表了一篇题为Emerging Policy Issues in Synthetic Biology的报告。
如果管理太严格,从事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国家或地区就会失去机会,而其他国家或地区仍进行着经济的布局和能力的建设。本文摘译该篇报告摘要部分,以供参考。
合成生物学正在一些实力强劲的研究机构中发展,与一些重要的机构接触也较多,例如测序中心。政府实际上可以有多种方式支持这类公司的发展,包括项目资助、贷款担保、研发税收返还(credits)、先进制造业税收返还、政府采购。而同时,教育和培训政策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调整以应对这些挑战。自从2003年,DNA测序成本降低到最初百万分之一的水平。
OECD:合成生物学政策新议题 2014-08-01 17:07 · 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一篇关于合成生物学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合成生物学前景广阔,建议各国政府把握好机遇,创新方式促进合成生物学发展,包括扶持弱小合成生物学企业,利用优质资源组建合成生物学机构(中心)等。未来合成生物学主要依赖的是稳定、低错、精确和廉价的DNA合成技术。
最后,该报告表示合成生物学对社会的有益前景和公众的全面接受这两方面的存在,需要相关政策保持灵活性并最终获得认可,才能最终发挥其作用。因其具有为制造业(例如,低产量高价值医药产品和大量低成本交通燃料的生产等)带来更高效率,可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前景而被看好。
2 政府应尝试多重渠道扶持弱小合成生物学公司想要达到类似DNA测序成本降低的目标,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考虑进来,而且需要考虑到那些致力于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小型公司盈利的高风险性。研发降低私营领域投资风险的创新方法最终会有收获,而公共私营合作或能降低那些弱小公司的创业风险。
许多政策上存在空白地带甚至阻力,这需要加以引导,而这方面的努力将需要长期进行。当成本降低到预期时,它需要进入主流群体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潜力。8 关键合成生物学的前景在于其合理设计的生物技术产品最终能投放大众市场。然而,公众抵制转基因技术也同样能抑制合成生物学的应用,阻碍生物经济能力的建设。
因而,建议各国政府把握好机遇,创新方式促进合成生物学发展,包括扶持弱小合成生物学企业,利用优质资源组建合成生物学机构(中心)等。本文摘译该篇报告摘要部分,供相关人员参考。
另外,合成生物学为生物经济目标的实现,例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食品安全,能源保障等提供了可能。该篇报告从合成生物学前景说起,并认为该领域前景广阔
2007年,美国曾排名第1位,2010年其排名骤降至第11位,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拖累。数据显示,高收入经济体占据了排行榜前25位。